牵手十八载,汉藏两地共育“格桑花”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查甜心寶貝包養網信息门户

每年6月,海拔3500米的玛曲高原上,格桑花漫山遍野。千里之外的会师圣地甘肃省会宁县,也有格桑次第开放。在藏族群众心中,这是一种寄予着希望的幸福花。

过去18年间,因为一项教育帮扶协议,会宁县已代培了273名玛曲学生。教师、学生、社会人士与这些藏族孩子建立了深厚情谊,彼此传递着格桑花“幸福吉祥”的美好寓意。

民族间融通联结的“黏合剂”

作为远近闻名的“状元县”,会宁县常年吸引省内外教育考察团“取经”。2004年,一支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队伍提出,希望与该县建立教育合作关系,选送藏族学生让会宁学校代为培养。

领队尕藏成来是甘肃省政协委员,也是玛曲县宗教界的知名人士,从上世纪70年代起,他就为当地民族教育事业四处奔走,在草原深处搭建帐篷学校、马背学校,还主动请缨担任曼日玛乡寄宿制学校名誉校长。

这份热忱,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。经甘肃省教育厅和白银、甘南两地政府积极协调,2004年,会宁县与玛曲县达成教育交流合作协议——商定由玛曲县每年选派20名中小学生赴会宁县就读,首次合作期限为15年。会宁提供优质教育,玛曲每年资助40万元用于学生开销,并派驻生活老师、藏语老师为孩子们服务。

藏族同胞的信任,让会宁县骤感压力。时任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天杰记得,当时局里多次召集各中小学校长开会,对20名学生的分配、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进行商讨,详细到学生安排在哪所学校、哪个班级,选择谁当班主任……事无巨细,一一确认。

来会宁的玛曲县学生,被安排到会宁县北关小学、东关小学、会师中学、枝阳中学、思源中学等条件优越的学校插班就读。为解决玛曲县学生住宿困难,2010年,白银市、会宁县又出资建成代培学生宿舍,改善藏族师生的住宿生活环境。

宿舍内功能齐全,分为住宿区、学习区,还有就餐区、读书角;装修风格上,还保留了一些藏式元素,以慰藉孩子们的思乡之情。

点滴关爱也体现在孩子们步入校园的那一刻。北关小学副校长武强告诉记者,每年开学,校领导都会将藏族学生带到班主任面前,“哪个学生在哪个班、生活学习遇到哪些困难,大家一清二楚,随时沟通解决。”

初到会宁,玛曲学生英木嘉就感受到了这份关怀:教室都做了精心布置,黑板上写着“欢迎回家”4个大字;寝室内,他的床铺被拾掇得整齐温馨,窗台上摆放着一束鲜花,第一顿饭也是他在家乡就特别喜欢的土豆炖牛肉……

到了高中阶段,学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,自身的独立能力、生存能力、自理能力更要得到提升。因此,在会宁县读书的最后3年里,玛曲孩子要离开代培宿舍,住进校园。

会宁县教育部门对孩子们倾注的这些心血,玛曲人民铭记在心。王天杰曾多次带队去玛曲考察,他说,当地群众用最高礼遇对待他们,甚至有人走上百公里的路来敬献哈达,“教育成了民族间融通联结的‘黏合剂’”。

2020年,一期教育合作协议期限已满,玛曲与会宁又续签5年合作协议,手牵手迈步向前。

18年坚守助力玛曲学子成才

然而,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,在会宁求学的玛曲学子还是会有些不适应。“尤其是在语言不通、学习上也找不到自信的‘过渡期’,就会像个刺猬一样,把自己‘蜷缩’起来。”英木嘉说。

有些孩子包養網刚到会宁时,常常哭鼻子,偶尔还会撒泼耍赖,缠着父母,让他们来看自己。

为此,来会宁陪读的藏族老师想了不少法子。现任宿舍负责人贡去乎扎西是第一批来会宁的生活老师。他意识到,孩子们的不适,“不是因为学不好知识,而是因为没有家”。

于是,他将自包養己的定位从“老师”转变成“家长”。陪孩子们聊天、和学校的老师保持沟通、辅导孩子们做作业,此外,他也常常鼓励孩子们和小区居民、当地群众多接触。贡去乎扎西曾多次半夜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,以监护人的身份签手术单。而他在家乡包養網读书的孩子,却被同学误认为是“孤儿”。

原本在玛曲县城关小学任职的英木周被抽调到会宁18年了,从孩子们的“姐姐”变成了孩子们的“妈妈”,但她对学生的爱始终未减分毫。

起初,来会宁的老师少,生活条件差、没有厨师、没有保洁,她就主动承担这些工作。早上,抱着、拉着年龄小的孩子们去学校,接着扎进菜市场,为20多人准备一天的饭菜。听到孩子们念叨家里的美食,她也打电话问自己的妈妈,学着给孩子们做家乡美食。孩子们睡着了,她又抓紧时间搞卫生。

从2004年来会宁到2006年聘请工作人员、理顺宿舍的各项内务制度,这样连轴转的忙碌生活,英木周扛了1年半,练出了一手好厨艺,还养成了超强的时间观念、统筹能力。

老师的付出,孩子们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27岁的扎西昂毛记得,宿舍老师给她买过生日蛋糕,情绪不好时,也是老师的劝导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。因为这些,她考入师范学校,大学毕业后,又毅然报考玛曲县河曲马场教学点的教师岗位,将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爱传递下去。

“爱孩子”成了英木周、贡去乎扎西身上的勋章,也成了他们的“羁绊”。前几年,他们有机会回玛曲县城工作,但看到孩子们不舍的眼泪,他们又决定留下来。

书写“汉藏一家亲”的教育帮扶故事

在会宁县中小学的校园里,老师同样将这些藏族孩子当成“儿女”。

在兰州财经大学读书的旦增闹藏至今都记得,他在北关小学读书时,班主任王芳霞一到节假日就领他去家里吃饭,课后耐心给他辅导功课。一次,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时,王老师发现他节奏感强,有打鼓的天赋,还自掏腰包给他报了特长班。

现在,旦增闹藏是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一员,经常表演架子鼓。他还加入了学校的民族协会,讲述“汉藏一家亲”的动人故事。

7岁的扎西东知去年才来会宁,普通话不流利,很多时候直接用“不知道”来回答问题,语文老师张瑜会减缓语速、换成更通俗易懂的话语和他交流,课后还带他去玩七巧板、跳绳,鼓励他多练习普通话。

在思源中学,老师总结出“平等对待”“重点帮助”“友好结对”等一系列方法。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陶铭航注意到班里的藏族孩子喜欢打篮球,他也陪着打球,并且鼓励孩子们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。开班会课、办板报,也会以“民族团结”为主题,让藏族孩子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。

杨瑶草在家乡读小学时,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,但在会宁,她很快被当地同学比了下去,这让她颇为慌张。老师找到症结所在,推荐杨瑶草参加了学校的心理社团。通过学习心理知识、参与心理小游戏、参演心理剧等,杨瑶草开解了心结,脸上的笑容多了,成绩也稳步提升。

类似的社团在思源中学还有10多个,每个民族的孩子都踊跃参加。思源中学校长王正辉解释说,社团里,不同地区、不同民族的孩子因为兴趣爱好结识,融为一体,比简单灌输“民族团结”的概念更有用,“做人诚实、学会感恩、学习上进”的育人目标也更容易实现。

他们正在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

18年赓续接力,会宁革命老区与甘南涉藏民族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,用生动实践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。截至目前,会宁代培的玛曲学生中已有134名学生考上大学,90多名已经就业和自主创业,中考入学率也在90%以上。

孩子们的成长,是老师最骄傲的事情。有老师写道:“冷遇见暖,就有了雨;春遇见冬,有了岁月;天遇见地,有了永恒;就像藏族男孩索南达吉遇见了我们班,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;我们班遇见了索南达吉,才成为更好的班集体”。

会宁学子在和玛曲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,了解到藏族优秀传统文化,并学习藏族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。

在好朋友王泽洋眼中,藏族同学久麦是一个乐观、阳光的人。文言文背不会,他就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去死磕,他还任劳任怨,主动打扫水房,对老师同学也特别礼貌。

“和他在一起,我有踏实的感觉。”王泽洋说,他和久麦做了6年同学,也是篮球队队友,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他还将久麦带到自己家里,一起学习生活,早已像家人一般亲包養平台推薦近。

不少玛曲的孩子会用“幸运儿”自比,觉得在会宁享受的优质教育,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。

一个玛曲女孩告诉记者,在会宁读书时,她耳濡目染会宁同学的刻苦,也变得更加有毅力,找工作时,即使失败,也会提醒自己咬牙坚持,更加努力。

已经在读大学的切江吉说,她在会宁学到了知识,学会了做人,学会了拼搏。在大学里,这些经历使她成为“佼佼者”。

感恩也是这段会宁的学习经历在玛曲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。有老师记得,寒假后,班上的藏族小女孩像捧着宝贝似的递过一袋酥油。原来,是孩子发现她嗓子不好后,特意请妈妈熬制的。

才上三年级的仁增道旦道吉则列出“医生”“警察”“老师”3个职业选项,他还不太了解这些职业的具体内容,却很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。

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也成为孩子们思考的议题。明年高考,扎西卓玛决定报考传媒类专业,她感恩会宁,也感恩家乡为她提供外出就读的机会,认为自己“去的地方不一样、见的世界不一样,人生也不一样”。她希望将来做一名纪录片导演,去探究本民族文化的奥秘,并且将这些传播开来,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。

“经过在会宁的苦读,玛曲孩子中出了不少人才,现在他们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”,贡去乎扎西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。在他眼中,这些孩子走出草原,开阔眼界,增长才干,既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,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,是最美丽的“格桑花”。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豪 通讯员 王双平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